• <nav id="emkug"></nav>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繁體版簡體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文化 » 正文

    八路軍研究會太岳分會河南聯絡處 鞏義老區紅色尋蹤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0-13  瀏覽次數:139300
    核心提示:  本報訊(記者袁宏太 通訊員任福喜)鄭州報道:2023年10月10日,北京八路軍研究會太岳分會河南聯絡處主要負責人一行,抵達豫西抗日根據地鞏義南部深山區紅色考察。
      本報訊(記者袁宏太  通訊員任福喜)鄭州報道:2023年10月10日,北京八路軍研究會太岳分會河南聯絡處主要負責人一行,抵達豫西抗日根據地鞏義南部深山區紅色考察。
      王金章,八路軍研究會太岳分會河南聯絡處名譽主任,滎陽市老促會會長。
      董廣華,八路軍研究會太岳分會河南聯絡處主任。
      張益人,八路軍研究會太岳分會河南聯絡處,紅色文化傳播者,伏羲文化研究會執行秘書長,易學文化傳承人。
      任福喜,中國都市報鄭州代表處副主任。
      陳萬卿,八路軍研究會太岳分會河南聯絡處副主任兼秘書長。
      劉偉,滎陽市老促會副秘書長。
      程福軍,八路軍光榮臨汾旅后代,國家油畫家。
      上午9點,八路軍研究會河南聯絡處一行,抵達鞏義市小關鎮嵩山抗日工作站進行考察。在鞏義南部山區,受到紅色志愿者老區群眾及當地鎮政府的盛情歡迎。
      在工作站負責人張全慶張鴻喜及口頭村委領導的陪同下,客人們繞有興趣參觀了人稱“豫西的小延安”,當年八路軍大部隊豫西抗日獨立支隊未進駐豫西之前,工作站負責人孫克明(陜西人)張良貴(鞏義人)二人,在敵情險惡艱苦環境中,在小關鎮關帝廟和當地進步青年跪地插香,義結金蘭三十六弟兄,團結在豫西點燃了豫西抗日的第一把烽火,先輩們機智摸取日偽據點,奪取敵人的槍支,割電線奪取日偽糧食囤積起來,這為八路軍進入根據地開辟豫西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和群眾基礎,嵩山抗日工作站做為嵩山火種為豫西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做出了突出貢獻。
      之后,八路軍研究會河南聯絡處一行又來到豫西紅色圣地申溝村。申溝村當年是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部所在地,在該村駐扎長達三個月之久。
      該村有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部遺址,豫西嵩山地委黨校遺址,嵩山專員公署遺址,八路軍文工團遺址,有皮定均、徐子榮為嚴明八路軍軍紀,招開群眾大會揮淚槍斃違紀偵查員王鐵山的歷史事件遺址。
      老區的鄉親對八路軍魚水情深,該村村民張志建等三十位農民,在十多年前就自發自費紅色尋蹤,尋訪了全國抗戰老八路近四百位�;I辦各種紅色活動三十多場次,他們和全國紅色后代們建立了深厚的紅色友誼。
      據鞏義有關人士介紹,張志建為開發嵩山地區紅色旅游傳承豫西紅色文化,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他個人二十年來專注此事為此奔波,他的行為感動感染了很多人,他的理想是堅守嵩山紅色信仰高地,立志把紅色文化,把八路軍軍民魚水情,傳播到全國大江南北,因執著執念,當地人送他外號“中岳紅色愚公”。
      八路軍研究會河南聯絡處一行在申溝村參觀了紅色舊址,參觀了申溝村民創辦的紅色紀念館,張志建介紹了他個人紅色挖掘的過程和申溝村開發紅色旅游的優勢及面臨的一些困難。
      中午,嵩山老區夾津口鎮領導獲悉客人到老區參觀,特意盛情設便宴招待客人,并派鎮副書記張景隆陪同參觀考察,鎮領導張書記向客人們介紹了夾津口鎮及申溝村地處嵩山腹地的環境優美和夾津口發展經濟招商引資的新思路和想法。
      申溝村參觀后,賓主一行在鎮領導陪同下,又參觀了夾津口鎮之樸中學紀念館,河南抗日義勇軍司令員張之樸當年就義后,就埋葬在嵩山的山嶺上,也在老區申溝村地域內。申溝村紅色資源非常豐厚,有豫西三位一體的獨有紅色資源,包括皮旅紅色文化,豫西抗日義勇軍紅色文化,楊虎城三十八軍五十五師五指嶺起義,突圍遇險,老區群眾李五錘冒死相救。
      如何把申溝村打造成河南鄉村振興的紅色美麗鄉村試點村,中午吃飯期間,大家踴躍發言,提出了許多不同意見和思路,福建福州豫西紅色粉絲也是商界精英林子鈺女士,她自告奮勇,她說她是在上海被豫西紅色情誼餅的特殊紅色故事和事跡吸引過來的,她愿做紅色橋梁,為嵩山老區為鞏義招商引資做出她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下午,八路軍研會聯絡處一行還參觀了涉村鎮上莊紅色景點。
      下午四點,大家趕赴鞏義市區,特看望99歲高令的抗戰老兵田又生老人。田老是全國健在為數不多的抗戰老兵之一,他的經歷曲折離奇,他既是豫西根據地皮旅的老兵,又是楊虎城三十八軍教導隊的資深最小紅色老兵,同時,他還是當年西北局習仲勛的老部下,做過西北局習仲勛個人特派專遣特使。在見到田老后,老人家身體健康,眼疾剛做過手朮,他興奮地接待八路軍研究會遠方的客人,最遠有從成都來的。
      待客人坐定,大家被客廳懸掛的一幅奇美的寫有五指嶺起義的山水畫吸引,問其故,老人高興地說開了他和五指嶺的一段紅色故事。老人說,這幅畫與他本人有關,1946年5月15日,楊虎城三十八軍五十五師鞏縣起義,孔從洲將軍率部就是在五指嶺突圍出去的。田老說,當時他在延安,因他是三十軍的老兵,西北局特派人把他叫到西北局駐地,西北局書記習仲勛,還有西北局組織部部長馬文瑞,西北局統戰部長張德生,還有三十八軍的地下黨工委書記范明,范明是他的老上級,因任務緊迫,西北局書記習仲勛親自布置任務,并親切地稱田又生老人叫小田,田老說,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領導習仲勛,習仲勛說:“孔師鞏縣五指山起義,情勢不明,西北局決定特派你田又生到鞏縣接應起義部隊”,田老說,當時他年令小,見到習仲勛首長,也心無所忌,當時就對習仲勛首長說,“你說的不對,五指山不叫五指山,我們當地人叫五指嶺”。田老說,他是做為西北局特使身份到河南鞏縣接應起義部隊的,西北局為此,特派了兩支武工隊一路護送他…田老說,他是西北局習仲勛與楊虎城三十八軍鞏縣起義的歷史鏈接紐帶。
      下午六點,在依依昔別中,八路軍研究會河南聯絡處一行告別了田又生老英雄。
      老區張志建供稿2023年10月12日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_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_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